AD
首页 > 水域 > 正文

找准定位,区域一流大学该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2017-02-17 13:20:01]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为了配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双一流”建设的实施办法,多个省份提出了建设区域一流大学、区域一流学科的方案,如广东省、浙江省、陕西省、河南

  为了配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双一流”建设的实施办法,多个省份提出了建设区域一流大学、区域一流学科的方案,如广东省、浙江省、陕西省、河南省、北京市、上海市均发布了相关文件,涉身其中,高校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区域”是关键

  区域一流大学的建设,“区域”二字是关键。 从定位上来讲,“区域一流”与“世界一流”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削弱了对于单纯学术、国际声誉的关注,侧重于本地区的贡献度。区域一流大学的建设有利于避免大学的同质化发展,形成多样化的大学格局,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中坚部位,“立足当地、面向全国”,以期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资源,提升高校实力,推行大众化教育,服务于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高校的价值定位要符合区域政府的需求,不能被“国际一流”的价值标准裹挟着走。世界银行高等教育协调人贾米尔·萨米在《建设顶尖大学的挑战》报告中提到, 区域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不能是封闭或孤立的,其长期建设愿景与实施,需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考虑其与所在区域各因素间的互动关系,如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改革、地方对于高等教育产学研融合等等,以便高校以发展视角重新定位,从而确定其与区域的协同共生过程中的发展战略。

  在区域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中,有两个因素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一个是外部的,如政府、资源等因素,另一个是自身的建设问题。当然,二者不可分开来看。区域一流大学的建设一定要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契合,服务地方发展是地方高校的神圣使命和活力所在。历史上首次涉及高校服务地方的职能,还要追溯到1862年美国颁布《莫里尔法案》(Morrill Act)。该法案的推行促使69所“赠地学院”应运而生,其中就包括负有盛名的威斯康星大学。该校前校长查尔斯·范海斯曾于1904年提出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威斯康星大学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通过培养人才和输送知识两条渠道,打破大学的传统封闭状态,努力发挥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积极促进全州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大学只有不断地与区域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行物质、信息的交换,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马里兰大学国际孵化器是马里兰大学和马里兰州政府商业和经济发展部(DBED)合作的结晶,以2年为周期,由州政府每年向40个创新型企业各资助10万美元,通过新型大学科技园的建设,集聚潜在的、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突破性作用的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推动了区域技术的进步和区域产业的发展,促进了高校理论研究与实践生产的结合。

  机遇和挑战

  当今的区域一流大学建设,由于成长历史较短,基础相对薄弱,其建设均以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政策倾斜为前提,以期在短时间内完成跨越式发展,甚至与老牌一流大学比肩——对于高校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政府视角来看,一流大学的建设战略一般分为三类, 一类是在具有发展潜力的现有高校当中择优进行改造和升级,一类是合并几所区域内高校进行转型,第三类是集中资源新建一所高校。下表总结了三类方式的利弊,主要参考了贾米尔·萨米在《建设顶尖大学的挑战》中的观点。需要注意的是,少数高校可能综合运用了多种建设方式。

  目前,国内对于区域一流大学建设的规划中,属于第一类的居多。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该建设形式在资源投入上相对较少,但对高校而言,优秀教师人才的引入、生源质量的提升、管理机制的优化、校园品牌文化的建设,无疑都是其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根据上表中的分析,区域一流大学的建设离不开 人才汇聚、丰富资源、有效治理这三个方面。具体来说,“人才汇聚”包括生源、师资、科研人员、国际化等,“丰富资源”包括公共预算、学费、研究基金、校友捐赠等,“有效治理”包括监管框架、学术自由、领导班子、战略目标、校园文化等(如下图所示)。

  在对人才、资本、监管这三个方面进行合理调控的前提下,区域一流大学建设的成果产出(图中的圆环重合部分:毕业生、科研产出、技术转让),同样也要落实至“区域”二字上——人才培养服务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科学研究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技术革新针对区域产业升级。如此,区域一流大学的建设便不会脱离“区域一流”这个思想内核,并逐渐拥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资本和条件。

  进一步思考

  致力建设成为区域一流大学的高校必然拥有不凡的资本与实力,高校一方面应当避免被自身时下的华丽外表所迷惑,沉溺于过去的光环和荣誉,而忽视了对于长期愿景、更好发展的期待;另一方面,也要脚踏实地地将建设目标落实为可操作、可实施的建设流程,并设计拟定“区域一流大学”建设成效的评价体系,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 以下总结了国外区域一流大学在建设初期进行“自省”的一系列问题,用以帮助学校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迎接挑战。

  为什么本地需要这样一所大学?和目前本地的高校布局相比,本校对区域经济贡献预期有多少?

  大学的愿景是什么?有哪些细分领域将是我们所专注的?

  在本地社会经济背景之下,本校建设成为区域一流的优势有哪些?

  建设预期与当前条件之间的差距、联系是什么?

  建设和转型的资金有多少?政府在其中的支持作用如何?政策支持如何?

  组织管理层面需要有哪些调整和变化,来支持下一步的转型和变化?大学在其中拥有多大程度的自主权限?

  怎样的领导组织团队是最合理的?

  大学的短期目标是什么?

  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细分领域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预计在校生规模是多少?

  国际化方面的建设目标(教职工、学生、课程)是什么?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致资金需求是多少?如何落实?

  “区域一流”建设效果如何测量?过程中如何监测质量?相应的问责机制是怎样的?

  麦可思研究所有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对于使用产生的一切侵权问题我们将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专注高等教育微信搜索“麦可思研究”查看更多内容。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